金山有情首頁
金山有情各期雜誌
北海風情誌
金山之寶
采風行
金山風味店
金山人文誌
金山鄉活動報導
金山其他專欄
網站連結
 
法鼓山社會大學
財團法人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
 
【第 二十九期】2009.07.01


家鄉 的天空,是多麼寬廣;家鄉的海洋,是多麼遼闊,可以盡情地展翅翱翔;

泥土與青草的芬芳、 父母與孩子的笑容,是多麼可貴,使人內心踏實又喜悅。
以下,就讓我們來認識,六位回鄉青年的幸福歸鄉記事 ……

撰 文/林孟兒、胡琡珮 攝影/李東陽


馬文權
闔家齊心樂有機

 「這是皺葉萵苣,這是蘿蔓萵苣;這是四季豆,敏豆吃起來脆,粉豆比較嫩……」三芝有機農場馬文權如數家珍 地介紹溫室裡新鮮翠綠的蔬菜,農場面積約七分地,是目前北海岸最具規模的有機農場。

 三十五歲的馬文權是道地的農家子弟,從小就在家幫忙農務,寒暑假時也要跟著大人下田割稻。半工半讀念完二專、二技後,一九九八年考進台北捷運公司,目前 在忠義站變電所擔任輪¦晚班的技術人員。每天除了上班和三、四個小時的睡眠,馬文權將本業外的時間全投入農場的發展經營。

 為什麼要這麼辛苦?馬文權笑說:「這是一個農家子弟的使命感,並不是立志要做什麼,只想為腰彎背駝的老爸分憂解勞。」但三芝地狹,土地面積不夠大,無法 與經濟規模大的農場競爭,在苦思如何轉型之際,開啟了改種有機蔬菜的契機。在參加二○○七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(簡稱農委會)舉辦的漂鳥營後,馬文權說服老 爸,父母姊妹合力學習有機栽種技術,從以前一季一收,到現在每個月都可以收成,質與量都提昇了。


 農事可以學,睡眠時間可以犧牲,但如何銷售卻是個大課題。馬文權多方嘗試,除了架設「三芝有機農場」部落格做為宅配的銷售平台、吸引客人到園區實地了解 以建立信賴與忠誠度外,也設置告示牌指引三芝的觀光客入園購買;漂鳥營的同學則是另一個管道。成功轉型的經驗,已成為農委會「農業後繼者培育計畫」回農青 年的真實範例。

 雖然每天睡不到五小時,愛家愛農的馬文權依然精神奕奕,期許自己好還要更好,朝有機認證、打開銷售管道,甚至成立有機產銷班的目標前進!

△細心呵護溫室裡每一株菜苗的馬文權。 △馬文權與家人同心同力投入有機栽種, 忙得高興也累得歡喜。


賴可欣

快樂的教育天使

 「耶!偏遠地區又少一個名額了。她怎麼會選萬里國小啊?」當賴可欣以高分錄取教師資格卻選擇萬里國小服務時,會場掀起一陣歡呼又帶著疑惑的聲音,不過她 心中篤定,絲毫不受影響。

 談到選擇回母校任教,賴可欣表示與童年經驗有關。「回想我的國小生涯,那時過得既豐富又快樂,但升國中時就到基隆去了,感覺很孤單。」由於課業成績佳, 國小畢業後即被安排到外地就讀,離鄉多年的孤獨感,讓她很想找機會回來。而在就讀台東師範學院四年級時,因為一場車禍,讓她有機緣回到萬里國小就近實習並 在家休養。不變的教室、熟悉的校園,親切感油然而生,就在這一年讓她決定留下。

 二○○一年回鄉後,對教育工作極具熱忱的賴可欣,八年來在照顧學生、班級經營及家長溝通各方面都相當用心。目前擔任六年級班導師的她,不但常帶著學生參 加校內外活動,還出版班刊,遇到有特殊狀況的學生也會盡可能給予協助,因此普遍獲得家長肯定。但她並不因此自滿,反而督促自己更進一步,於台北教育大學攻 讀研究所。賴可欣認真地說,雖然課業相當繁重,但是對於教學很有幫助;另一方面,家長也認為對於學生有很好的示範作用,激勵他們更用功。

 在外地教師占多數的校園中,教務主任蘇廉舒表示:「我們很歡迎像賴老師這樣的本地青年回來任教,因為環境熟悉、適應性高,願意長期服務,對於學校有很好 的安定作用。」

 師生感情融洽、被暱稱為「學姐」的賴可欣,回鄉任教後不但找回兒時的幸福,更開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。

△賴可欣 的教室裡充滿她與學生的用心。

△「學姊」賴可欣﹙前排中﹚總是與同學們打成一片,其樂 融融。



蔡漢昌
傳承家園新希望

 一身健康的小麥膚色、靦腆的笑容,蔡漢昌悠閒的站在門口騎樓,看著對面自家的菜園。四年前揮別都市塵囂,回到熟悉的故鄉成家立業,為的就是這一份安定、 安心的感覺。

 跟許多金山青年一樣,蔡漢昌十六歲就到外地求學,接著當兵、就業,當時年輕愛玩的他,從沒想過要回鄉。直到二○○五年,他與幾位一起在金山長大的朋友合 創藝文空間「阿嬤ㄟ祕密花園」,才回到故鄉定居,也因此才真正開始認識金山這塊土地。蔡漢昌說,「我覺得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會慢慢開竅,慢慢知道自己該做什 麼,能做什麼。從前對自己生長的環境太習以為常,不覺得金山的好,往往透過其他人的眼睛,才看見自己故鄉的美。」

 因租約的關係,「阿嬤ㄟ祕密花園」結束後,原本化工的蔡漢昌,現在白天在阿原肥皂工作室負責廠務、農場企畫與執行,下班及週末假日就在自家的稻田裡幫 忙。「以前爸爸要我學農我沒興趣,現在他年紀大了,身體也不太好,我要趕快跟他從頭學。」身為長子的蔡漢昌有一個傳承的使命感,希望未來能發展無毒農業, 做個全職農夫。在好友小崇眼中,「漢昌做的是其他人不願做也不會做的事,值得肯定,我以他為榮!」

 今年六月剛升格當爸爸的蔡漢昌,很滿足於現在安定的生活;而對於漢昌回鄉幫忙務農,雖然老爸嘴上說:「還沒上軌道啦!」但眼底的笑意,將兒子回鄉成家立 業的歡喜,表露無遺!


△蔡漢昌 對於家園未來的發展充滿希望。

△ 蔡漢昌與太太開心參與社區公益活動。


李茂全
推動觀光新血輪

 外表溫文有禮、給人印象親和踏實的李茂全,是主管與同仁眼中的優秀人才,但他並未因本身擁有優秀的條件而志得意滿,反而相當謙虛。

 具有國立大學碩士學位、高考資格及交通運輸專業的李茂全,原任職於台北市政府交通局,一年多前因父親身體狀況不佳,加上從鄉公所祕書一職退休的父親也鼓 勵他「回來貢獻鄉里」,讓他決定請調回石門鄉公所。李茂全表示,擔任公職一樣都是為民服務,回鄉較能照顧家庭、盡些孝心。「當初就是以『回鄉服務』為由申 請,才獲得主管同意,並且必須兩邊都同意才能調動。」因此,光是辦理請調就花費了半年時間。

 他的現任主管,觀光課課長劉明博也極肯定地說:「留在都市其實比較有利於個人陞遷,但茂全願意回來,實在讓人為地方感到慶幸,因為他有很好的資歷又曾在 都會區工作,具有比較寬廣的視野、歷練與新思維,是我們很需要的人才!」目前負責風景區管理維護、觀光政策推動等業務的李茂全表示,因為希望多為家鄉盡心 力,工作心態上會有些不同,例如用心與細心程度比較高;另外直接面對鄉親的機會較多,也讓自己對家鄉更加了解。

 回鄉後由於父親健康狀況恢復良好、工作穩定,李茂全也在去年底成家,讓父母更安心。由於離家近,可以每天回家吃飯、與家人共享和樂安定的生活。面對家鄉 青年人口外流,他表示鄉公所目前正配合台北縣政府推動富基漁港的改建計畫,完成後石門的觀光發展將會有一番新風貌,屆時希望吸引更多地方青年回鄉,讓石門 更好。

△李茂全 近日所推動的青山瀑布步道入口美化工程,讓旅遊環境更完善。

△李茂全回鄉後成家又立業。(李茂全 提供)


李正生
活力有機新生代

 「這是月初剛種的有機玉米,生長情形我還在觀察。」夏日午後的六股平原上,皮膚曬得健康黝黑、散發出年輕活力的李正生,走在田間指著他用心栽培的玉米苗 介紹著。他,是回鄉青年中極少數的「七年級生」。

 家住金山三界村的李正生,身為農家子弟從小對農耕工作就不陌生,高中在農會獎助下就讀桃園農工農場經營科,接著進入宜蘭大學園藝系,去年退伍後回到金山 二湖村山上的一座私人農場,從事他眼中最有前景的有機農業工作。

 相較一般沉溺於吃喝玩樂的同儕,李正生不但對有機農業具高度興趣、對農業政策侃侃而談,也積極認真地投入田間工作,是一位難得的新生代農業青年,尤其有 機栽培方式須較傳統農法投注更多心力,他也毫不退卻地向前。在這個實驗性農場中,因無產銷壓力,他在校所學的農業新知能都可在此實際操作與試驗,包括以園 藝設施及露天方式栽培葉菜類、根莖類作物,還能學習農場的經營管理等,發展空間大,是個難能可貴的機會。

 提起回鄉務農,他表示同學們大多因怕苦、缺乏工作機會而轉業了,他能夠回到熟悉的環境,將自己所學的農業新知與長輩的實務經驗交流,感到既充實又快樂, 並且很有心得地說:「金山多雨、東北季風強,氣候並不利於種植,不過如果在這種高難度的環境可以成功,我相信以後到哪裡都沒問題了!」

 農場中,萵苣、番茄、甘藷全都努力吸收山谷精華、生機勃勃的生長著,如同目標明確、一心朝理想邁進的李正生,家鄉正提供了最好的資源與支持,回鄉也成了 他最佳的選擇。
△李正生 與夥伴積極進行整地工作,以備種植新作物。
關 心農作物生長狀況是李正生的重要工作。


朱心瑜
戀家愛鄉好老師

 留在家鄉發展?還是出外開創自己的天空?對乾華國小老師朱心瑜來說,從來都不是兩難的問題。因為戀家愛家,從小學到大學,她總是選擇離家最近的學校就 讀,畢業後選擇職業依然如此。

 自嘲愛管別人又愛說話的朱心瑜,從小就志願要當老師。然而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後,本以為應學以致用從事相關工作,卻因緣際會進入石門國小代理行政人 員職務,而重新喚起小時候想當老師的熱忱,於是報考花蓮師範學院學士後師資班再進修,畢業後如願回到家鄉服務,到乾華國小任教已三年。

 對於熱愛的教學工作,朱心瑜總是用心準備,常常思索怎麼做對孩子最好,例如國語課時,常常發言的都是固定幾位同學,為了鼓勵其他小朋友,她利用美勞課的 畫作,讓學生在課堂上作口語表達的練習,讓在不同領域表現良好的孩子都有所發揮、受到重視。她的班上只有十一個小朋友,每一個都像是自己的孩子,從午餐時 間殷殷叮嚀要吃青菜、吃水果,耐心教導孩子的日常行為可見一斑。

 由於朱心瑜是土生土長的石門人,很多街坊鄰居都認識她,很放心自己家的孩子由她來教,學生也常常就近請教功課,親師生互動關係良好。乾華國小校長林棟樑 亦十分肯定本地青年回鄉任教的穩定性與配合度。

 婚後和同樣當老師,任教於石門國小的先生住在石門,白天兩歲的女兒與退休的爸媽作伴,客廳裡一家人和樂融融的景象是常有的畫面。「我就是喜歡石門,就是 喜歡和家人在一起」,朱心瑜臉上洋溢著單純的幸福這麼說。


△朱心瑜 的國語課結合美勞畫作,學生發言更踴躍。

△能與家人在一起是朱心瑜最開心的 事。




友善列印  |  △TOP 
NO.29 花上春頭枝意鬧【第四十三 期】2013.01.01
NO.28 實作心中的一畝夢田【第四十 二期】2012.10.01
NO.27 悅讀越有趣【第三十九期】 2012.01.01
NO.26 風 箏飛揚在石門【第三十八期】2011.10.01
NO.25 筆 墨與佛相遇【第三十七期】2011.07.01
NO.24 巧 心妙手 歡喜浴佛【第三十七期】2011.07.01
NO.23 最 美維納斯 萬里龜吼海岸【第三十六期】2011.04.01
NO.22 區 長您好!我和區長有個約【第三十六期】2011.04.01
NO.21 硫 金歲月三百年【第三十五期】2011.01.01
NO.20 環 保家園-清淨好生活【第三十三期】2010.07.01
NO.19 回 收油變身清潔皂【第三十三期】2010.07.01
NO.18 捏 土彩繪玩創意,開跑囉!【第三十一期】2010.01.01
NO.17 賞 遊陶花園【第三十一期】2010.01.01
NO.16 青 春歸鄉 築夢踏實【第二十九期】2009.07.01




 
1 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