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有情首頁
金山有情各期雜誌
北海風情誌
金山之寶
采風行
金山風味店
金山人文誌
金山法鼓誌
金山鄉近期活動
金山其他專欄
網站連結
 
法鼓山社會大學
財團法人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
 
北海生活藝術家【第二十三期】2008.1.1
 

林安武與其鍾愛的漂流木雕作品「佛手」。
(李東陽 攝)
撰文/許翠谷

 每年四、五月,石門老梅沙灘,就會出現一片如夢似幻的綠色景致,這片特 殊的「石槽」地景,每每化作無數攝影愛好者的風景寫真,但在當地攝影師林安武的鏡頭下,卻呈現出不一樣的風貌──石蓴的生滅、凝結的浪花、蝕溝和壺穴的微 距觀察,無一不是最真實的自然脈動。

 來到林安武石 門的家中,漂流木創作倚著古樸赭紅的磚牆,椅子上擺著一落一落的攝影作品和書籍,幾株綠意盎然的竹柏點綴窗台,這是林安武在家中隔出的一方小天地。「我只 是喜歡拍點東西,撿一些自己喜歡的木頭、石頭收藏而已。」拍照超過十五年,曾任滬尾攝影學會理事長的林安武謙虛地說。

 林安武說,他第一次接觸攝影,是被同學父親的作品所震懾,影像的力量將 他帶入了攝影天地。初學時,他喜歡到處旅行,捕捉各地美景;但時間一久,他意識到這些都只是表象的美,唯有「回歸自己、關懷地方」,才能拍出真實而感動自 己的畫面。

 於是,林安武 重新觀察鄉居生活,家鄉的石槽景觀成了他的最愛。上百幅作品中,除了常見的綠色石槽外,有邁向死亡的紅褐色石蓴,也有光禿禿的火山礁岩;林安武藉著石蓴無 止盡的一生一滅,道出大自然與生命的相契相應。蝕溝和壺穴的特寫佔了作品的多數,幾張特寫拼湊組合後,又是一個嶄新的畫面。林安武笑著說:「我從來不為作 品命名,因為一旦命了名,觀看者的眼光就會受到限制,連帶也失去了觀賞的樂趣。」

從蝕溝和壺穴的特寫畫面中,您看見了什麼?(林安武攝)

 在核一廠工作的林安武,通常趁著清晨和傍晚,在海岸線來回取景。不同於 其他穿著釘鞋大剌剌站在石槽上的攝影達人,林安武習慣穿著拖鞋或赤腳造訪老梅海岸,「因為石蓴、扁石髮這類海藻的生態很脆弱,經不起踩踏。」小小的動作, 充分流露出愛鄉愛土的情懷。

 攝影之外,林 安武也喜歡摩挲把玩奇石及木雕。室內隨意擺放的木雕作品,多是他撿拾漂流木刻畫而成,粗刻不加修飾的工法,別有一番意境。近幾年修習佛法,林安武慢慢在生 活中落實「心靈環保」,例如協助校園教學時,他指導孩子們拍攝自己的周遭環境,並將作品貼在校園圍牆上供路人觀賞,「一方面我想呈現孩子的觀點;另一方面 則是培養他們從身邊小小的愛,累積成為對鄉土環境的大愛。」


 定居石門三十餘年的林安武認為,「藝術就是生活」,而最直接的表現方式,便是懂得珍惜生活周遭的一切,因此,他積極投入淨灘、社區教學。攝影不但讓林安 武重新認識自己,也加深了他與土地的連結。


友善列印  |  ▲TOP 
No.30 金山國小 走過一一○年【第二十五期】2008.07.01
No.29 美 味嚐鮮【第二十四期】2008.04.01
No.28 墨香飄萬里【第二十四期】2008.04.01
No.27 北海生活藝術家-石門林安武【第二十三期】2008.01.01
No.26 北海生活藝術家-金山林滿紅【第二十三期】2008.01.01
No.25 北海生活藝術家-三芝黃清松【第二十三期】2008.01.01
No.24 北海生活藝術家-萬里程美雲【第二十三期】2008.01.01
No.23 萬里水、金山草-阿原肥皂【第二十二期】2007.07.01
No.22 溪 邊洗衣坪媽媽樂【第二十二期】2007.07.01
No.21 飛 呀!我是風的孩子【第二十一期】2007.07.01
No.20 穀 倉咖啡.人文飄香【第二十一期】2007.07.01
No.19 和 樹伯一起放八角風箏去!【第十八期】2006.10.1
No.18 香 濃爽口呷豆腐【第十七期】2006.07.01
No.17 白 馬與原木傳奇-天籟社 區李聰雄【第十七期】2006.07.01
No.16 走 過金山鄉的歷史 - 戀戀金聲橋【第十六期】2006.04.01
 
1  2  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