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焦點 專題特寫 北海鄉情 地方短波 法鼓短訊 近期活動預告 前期雜誌

走訪老屋串門子

推開老房子的大門,彷彿也拉開時光機抽屜,
舊門閂、老招牌、小學課桌椅……,各各透出不凡身世。
這些年,有一群人來到北海岸,默默守護著老房子老物件,
並善用巧思,讓荒廢的空間再次發光。
本期邀您一起去串門子,發現老房子的新故事。


文/許翠谷
楊仁惠黃佳卿
圖/吳嘉峯
許翠谷

三芝二號餐庫 米倉轉型藝術市集

二號倉庫 三芝是稻米之鄉,全盛時期有七十七公頃的農田,可說是大臺北的糧倉。隨著時代更迭,滿滿的穀倉漸漸荒廢,不再有米可收的倉庫,該收什麼呢?

 承載農村文化記憶的一號倉庫,現在不收米,收藝術品。旁邊建於一九四三年的二號倉庫,也不收肥料了,而是注入
了當地藝術家巧思的人文氣息,端出當地農特產的風味餐,成為藝術餐飲空間。兩座倉庫以在地人才出發,創造了老建築的新生命。

   三芝的特產,櫻花、桐花、番薯、茭白筍、山藥,隨著季節的交替,成為創作主題,一號倉庫以老建築的質樸,上演著藝術家眼中的四季,例如櫻花盛開的三月, 藝術家以鋦瓷工藝,在瑕疵的陶藝作品上,添補出落英繽紛的優雅。二號倉庫則烘焙櫻花蛋捲,讓人在鑲嵌靛藍陶板的咾咕石牆下,品味山與海的氣息。

   二號倉庫「風古斗厝」,處處是藝術家的巧思。走進二號倉庫,右腳邊咕嚕的水流聲,是保留風古斗厝地面的通風管道,改成的生態水池,裡頭放入三芝溪流特有 的苦花、溪哥。倉庫負責人江玉誠還發揮創意,將自家枯萎的櫻花樹搬來,接上盛開的櫻花,加上藝術家用茭白筍紙漿做的玩偶,藝術與在地特色結合,厚實了日常 生活的質感。

 「三芝最多的就是藝術家,和豐富的農產品。」江玉誠說,他希望三芝的藝術家在專注創作之餘,也能將三芝的風土農產納入創作的主題,再透過一號倉庫的展覽平臺,增加互動與交流的機會,如此一
來,可以將三芝的歷史文化、農特產品、藝術創作結合在一起,更能讓人感受到三芝的美好。(楊仁惠)

會呼吸的一號倉庫

一號倉庫建 於一九三六年的一號倉庫,採日式工法,室內無橫梁與支柱,空間寬敞、挑高而方正。倉庫的屋頂完整保留原貌,據說當時是將屋頂做好之後,再架上去的。木頂支 架以傳統木製卡榫銜接,能隨著建築本身熱脹冷縮,加上屋頂和牆面有約十五公分的空隙,和地面通風孔道,形成空氣對流,房子自然有了呼吸的韻律與生命。 (文/楊仁惠)



三芝對味生活 廢墟變身咖啡館

對味生活  沿著麟山鼻步道,行經三芝的藻礁海岸時,一定會注意
到遊人口中的「華麗廢墟」。這群位於三芝新庄子的廢棄洋房, 是七○年代的度假別墅,房子依地勢面海而建,家家戶戶都有庭院,窗外便是水清沙白的北海岸,天氣好時還可遠眺麟山鼻角。九○年代隨著移民風起、人口外移, 多數空間早已荒廢,荒煙蔓草中,卻有一間咖啡館隱身其間,它是近年老屋欣力的亮點—
對味生活。

 「與其說我找到了這間房子,不如說是它找到了我。」
十年前,李漢威夫婦從臺北搬到三芝,無意間發現這群老房子,夫妻倆通勤之際,也開始探索屬於自己的在地生活,「因為對烘焙有興趣,加上喜歡老物件,慢慢就鋪陳出現在的樣子。」

    ○一○年,李漢威租下一間老房子著手改造,從安裝水電、打磨牆面、翻修地板、油漆、整理院子等,花了一年時間,讓廢墟蛻變成一處充滿故事的咖啡館。那一年裡,李漢威經常坐在屋裡「和房子對
話」,他謙稱沒有專業訓練,只是靜下心來傾聽房子,偶爾拿出色卡對著牆,想像風景。

    由於熱愛老物件也蒐集老物件,因此咖啡館內的擺設,在在有著濃厚的時代感,例如,老門板改裝的咖啡桌、碗櫥變身的書櫃、法式檔案櫃、吐司機裝餐巾紙……, 繞一圈咖啡館,就像在不同時空中穿梭行旅,原本看似不協調的物件,經過巧思與改裝,也有了新生命,「其實只要把東西放到對的位置,自然會透出舒服和諧的味 道,這也是我們取名『對味生活』的原因。」

    沿著海岸走了一圈回來,慵懶的音樂自巷口傳來,細雨中,步伐隨著節奏慢了下來,再推開拉門,空氣中飄著濃郁的咖啡香,遊人交換著故事,老房子找回了人聲笑聲,斑駁的灰牆彷彿也有了溫度。
(許翠谷)


石門阿里荖園區 廢校成了藝術樂園

阿里荖  位於石門草里社區的乾華國小草里分部,二○○五年因學生數減少而裁撤,沒了學生的校園從此閒置,後來新北市文化局推動「廢校閒置再利用」,二○一一年由陶藝家章格銘承標,將藝術教育與休閒遊憩空間移駐閒置校園,命名為「阿里荖藝術園區」。

    「阿里荖」原是草里的舊地名,意思是「靠海之地」。從聯外道路遠望,一字型的校舍和綠皮操場還是昔日模樣,內部則打通改造成咖啡廳與藝廊,原本的課桌椅漆 上繽紛的顏色,周圍陳設著生活藝術品。找個位置坐定後,聞著鹹鹹海風夾雜的咖啡香,太平洋上,偶有漁船、貨輪妝點海面,足以讓人放鬆心情,在這裡望海發呆 一下午。

    章格銘還找來上千噸漂流木,在空地搭起一座二公尺高的漂流木迷宮,成為園區最醒目的藝術景觀。每位到此一遊的旅客,都忍不住探尋迷宮裡的童趣。新藝術與舊記憶在這裡交織出的層層疊影,有如置身一場白日夢境。(黃佳卿)


金山八煙出張所山林講堂 不一樣的遊客服務站

山林講堂  
聞聞看, 猜猜這是什麼?」細雨紛飛的三月天,生態導覽員簡豐華蹲在水田邊,搓揉一把大葉田香,
邀請我們打開五官,感受這個屬於八煙聚落,恬淡回甘的味道。

    於陽明山腳下的八煙聚落,僅十戶人家,遺世獨立;先民從福建泉州來臺開墾,在此落腳已有百年歷史。十多年前,因年輕人外移、人口老化等問題,致使原本的水田、砌石水圳和老屋等人文地景逐漸
消失。

    二○○八年,在臺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協助下, 八煙逐漸恢復水梯田景觀,基金會更租下一間老房子,重新整理為服務中心,取名「出張所」,在這裡舉辦農耕講習、假日農夫市集、生態廚房等,不僅帶動遊客認 識、體驗傳統的農村生活,村子裡的阿公阿嬤在農暇之餘,也會到出張所參加課程、學習新知。

    阿公們試著將打石技術運用在手工木製品,阿嬤們則做草仔粿、學藍染,一個個小巧樸拙的木雕石臼、粿印,成了出張所的熱門商品,而原生種大葉田香製成的茶 包、冰淇淋,更是八煙的招牌點心。出張所不僅是在地小吃、特色農產的伸展臺,也逐漸成了鄰里、遊客交流互動的好所在。

    出身農家的簡豐華,帶著我們在村子裡串門子、和阿公阿嬤話家常,她指著石頭屋頂裸露的木梁,談起兒時擠閣樓睡大通鋪的景況,「老房子有許多人兒時的記憶,因為這些房子和農村生活,讓大人、小孩有機會認識我們生長的土地。」



萬里瑪鋉居 體驗早年漁村生活

瑪鋉漁村  
小皮球,香蕉油,滿地開花二十一,二五六,二五七,二八二九三十一…… 」萬里老宅的門前埕上, 響起了早年的童謠,大人小孩玩著跳橡皮筋,為「瑪鋉居」帶來了歡樂與人氣。

    百年老宅「瑪鋉居」,位在萬里港東的小山坡,是野柳保存最完整的石厝。在新舊不一的樓房間,不但古意盎然,更有時空靜止的氛圍,瓦片紅磚、人字砌山牆;對 開的門板、橫梁隔間,均是陳舊卻堅固的木材,參訪的團體,彷彿是回家探望長輩的兒孫。

    這裡原是野柳第一間柑仔店,舉凡柴米油鹽醬醋茶、零食、文具等生活必需品,柑仔店一應俱全。早年旁邊的房子沒那麼多,也沒那麼高,站在門口就可看見野柳漁港和大海,孩子們在門前玩耍,大人們來買東西話家常,儼然野柳最熱鬧的中心點。

     瑪鋉文化生活協會理事長林松堯表示,柑仔店的長輩辭世後,一直空著,協會一方面希望能保存漁村生活的歷史紀錄,一方面也不忍承載當地居民共同記憶的老房子破敗,便向老宅後人承租並修繕整理,受理民眾預約參觀。

    瑪鋉文化生活協會保留了柑仔店的特色,並收集各式古早味童玩,瑪鋉居還展示漁村早年生活器具,包括蓑衣、紅眠床、廚櫃、磅秤及漁具等,呈現濃厚的常民生活,讓參訪的旅人體驗早年的生活況味。
(楊仁惠)
瑪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