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有情首頁
金山有情各期雜誌
北海風情誌
金山之寶
采風行
金山風味店
金山人文誌
金山法鼓誌
金山鄉近期活動
金山其他專欄
網站連結
 
法鼓山社會大學
財團法人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
 
【第三十五期】2011.01.01


學 校老師、上班族、家庭主婦,這些看似平凡的人物,由於他們不求回報,只以單純的善念、善行用心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,因而創造了意義非凡的快樂人生。

  任國小教職三十三年的華榮藏老師,今年已經七十二歲,回憶起學生時代很想念書、卻繳不出學費,還被學校刁難的往事,他說:「我很了解那種痛苦,後來是靠 清寒優秀獎學金才能繼續念書的。」一九九五年退休返鄉後,即從事教育關懷工作的華老師,因為感念這分幫助,故而時時用心觀察、找到自己可以出力的地方,幫 助有需要的人。

 一開始華老師注意到三芝、石門有很 多新住民,他們不會說國語,在生活適應和教育下一代上很吃力,於是率先開辦外籍配偶學國語的課程;後來又發現學童隔代教養等家庭因素,功課需要輔導,為了 下一代的教育品質,因此開辦課輔班,指導學童完成學校作業、叮嚀國語、數學的練習。

 此外,華老師也擔任士林地檢署的觀 護志工,輔導更生人、受保護 管束人適應社會。一般人或許會對曾經犯過錯的人保持距離,但華老師卻認為,這些人和你我並無不同,需要有人敞開心胸接納他們、給予關懷,才能在社會上立 足。為了讓受保護管束人感受溫暖和信任,華老師甚至邀請他們來自己家裡泡茶、做點園藝工作,關懷他們生活和就業的情形。因為這樣用心,許多已經完成保護管 束的更生人,還常常和老師保持連絡。

 退休至今十多年,運用自己的教育專 業,華老師關懷的腳步不曾停 歇,即使年事已高,體力不若從前,還是會應一些團體邀請,繼續奉獻。「我很希望大家都能盡一己之力,幫社會做一點事,好事大家做,影響層面就會更大,不管 做多少,社會都會變得更溫馨。」華老師不但許下這樣的心願,他還說:「做好事,晚上睡覺都會偷笑呢!」真心付出關懷,讓華老師打從心底快樂。

 

  深秋的傍晚,天總是黑得特別快。歲末寒風吹一陣、雨又落一陣。一前一後兩輛汽車,停在三芝漆黑的山路邊。身穿法鼓山義工服的師兄師姊,打亮隨身手電筒,走 過小徑,拜訪一位住在破舊磚房、幾乎沒水沒電的獨居老人,讓老人家的笑容點亮了黑夜。接著下一家關懷的老媽媽,則拉著義工訴說好多生命的艱苦;師兄姊們還 在路上,第三家的孩子已經打電話來詢問,語氣裡盡是期盼。

 法鼓山三芝石門辦事處的慰訪關懷 組,一年三節固定拜訪地區低收入戶及需要關懷的家庭。慰訪組義工有限,十多年來,三芝區以林惠玲、劉德馨為主力,許多位在偏遠山區的案家,都是靠林惠玲的 先生簡志成帶路,他是三芝的郵差,也是關懷義工。

 二○一○年,加入生力軍林淑芬,開 辦百年樹人獎助學金,探訪遭逢重大變故及中低收入的學子,藉由家訪及活動邀請,從心靈及實質層面鼓勵在學學生,安心完成學業。

  長期固定的家訪並不容易,尤其慰訪組除提供物資與救助金,還給予心靈的關懷。但是義工們並不感到辛苦,劉德馨說,家訪讓他看遍世間百態,學會知足和感恩。 林惠玲也表示,幫助別人最快樂的,就是當案家狀況改善之後,也會想到幫助別人。

 二○一○年十一月七日,是三芝石門 地區第一次辦理「百年樹人獎 助學金頒獎典禮」,慰訪組師兄師姊在受獎學生、家長、活動義工寫回來的感恩卡中,看到滿滿的回饋。有人發願在生活中要盡一己之力關懷他人;也有學生希望長 大後,也要像義工一樣關懷、幫助他人。心願中都是滿滿愛的傳遞。

 劉德馨分享多年來的心得,他認為受 關懷者最需要的是心靈的支持。所以,奉獻自己讓社會更溫馨並不難,一句溫馨的問候、真誠的關懷就已足夠。

 

  身穿白上衣、藍長褲,側背「大悲心起」背包,標準法鼓山義工裝扮的賴蔡美珠,她每天都精神抖擻地出門做義工,常常忙到晚上十點後才回家,尤其從事石門區關 懷工作三、四年來,她更是「忙得快樂,累得歡喜」!

 由於先生已往生多年,三個孩子亦已 成家,在石門國中擔任工友的賴蔡美珠,在接觸法鼓山後,工作之餘便全心投入義工工作、奉獻自己。目前擔任法鼓山三芝石門辦事處副召委的她,更肩負起石門區 貧困家庭及學生的關懷工作。

 同為義工也是鄰居的江碧連說:「她 很熱心,只要有人需要幫助一 定馬上去關懷!」如獨居老人或單親的貧困家庭,她總是親自到對方家中了解實際狀況,協助申請補助金或送物資,並長期地關懷、鼓勵向善。高齡七十二、獨自撫 養三個孫子的一位阿嬤說:「感謝美珠的幫忙與照顧,否則我一個月只有二、三天零工可做,真不知道怎麼養育兒孫。」

  貧困學生方面,由於學校工作經常有機會接觸學生,她總是見面就噓寒問暖,學生家中遭逢困難時也盡力協助。學生們長大後到外地求學,偶爾回來碰到面時,總會 興奮又親切地擁抱她,蔡師姊歡喜地說:「這種回饋真是無價之寶!」為了做好關懷,她還主動參加進修課程,一本義工簿寫滿了筆記,用心實在感人。

 關懷工作也有遭遇挫折的時候,例如 受到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排斥, 或生活已改善的家庭因補助遭取消而不滿等,但她總是不氣餒。從小就樂於助人的蔡師姊說,是童年受到自己阿嬤的影響,當她求學期間在學校讀到十二條「青年守 則」時,便認為:「至少要做到『助人為快樂之本』。」現在的她已達到自我期許,並且樂在其中,擁有充實又快樂的人生。

 

  平時樂善好施、說起話來充滿熱情,在校有「媽祖婆」之稱的金美國小學務主任張素貞,現在也是本地新住民的心靈依靠,她謙稱地表示:「我只是做本分事。」

 二○○一年,由於新住民人數遞增, 金美國小配合地方需求開設「中文識字班」,讓初來乍到、環境陌生的新住民學習本地的語言、生活技能及民俗文化,除了是申請本國身分證的條件之一外,也希望 她們透過課程漸漸融入本地生活。

 當時仍於研究所進修的張主任,從此 投入新住民課程,並以此為碩 士論文主題。她表示,目前全台新移民的人口超過三十萬,對社會影響很大,如金美國小一年級學生,母親為新住民的比例約六分之一,且人數逐年增加,因此給她 們和下一代教育是很重要的。張主任也說,這些來自越南、印尼、中國大陸等地的年輕女孩,因懷抱夢想而遠嫁來台,可以說相當有勇氣。她們因為年輕,學習與適 應能力佳,同時也認真地工作,為家庭增加一份重要的收入,應該給予肯定。

  由於無親友可供協助,張主任便在課程中加入生活化的關心,讓她們有傾吐心事的心靈出口,也給予安慰及協助,並常鼓勵:「要愛台灣這個家,學習與家人相 處。」來自印尼的黃小姐說:「主任很好,像朋友一樣關心我們。」來自越南的阮小姐說:「來上課很開心,心情可以放輕鬆,也學習到很多。」

 雖然必須付出許多精神與時間,但能 夠幫助新住民,無形中還有許多回饋,讓張主任深感欣慰。她說:「她們都把我當成家人,有時送我農產品或越南特產,感覺好溫暖,這是我最大的收穫!」

 再二年即退休的張主任,計畫成立一 個關懷新住民的團體,做為退休後的志業。她堅持助人的信念便是:「有能力就多做一些,讓別人需要是很快樂的。」

 

  以教育來達到關懷的目的,野柳國小校長曾秀珠,可說是將這個理念發揮到最大。

 二○○六年到任以來,曾秀珠校長不 但重視學童正規的學習,也積 極地創造校園學習的最大效益,運用校內閒置空間和社區文化發展結合,設立漁村生活館、瑪鋉文化館,規畫特色學校和遊學課程,同時觀察地方的特色和社區的需 要,開辦數位機會中心、新移民學習中心、樂齡學習中心,實踐使校園成為社區文教中心的理念,敞開學校大門,歡迎社區鄉親一起來學習。

 「大人在學習,小孩子很自然可以感 受到學習的氛圍,對小孩的學習就會有幫助。」曾校長說,她也相當認同「同村協力」的概念,所以到任後,不但希望能用社區的力量幫助學童學習,也希望尋求資 源,提供社區鄉親更多學習機會,一起提昇生活的品質、創造社區的活力。

  無論是到數位機會中心學習,為自己的產業創造更高的價值;或是到新移民中心上課,以融入台灣社會和教育下一代;或是樂齡中心的阿嬤來唱歌學國字、跳元極 舞,協同教學等,曾校長所帶領的野柳國小行政教學團隊,關懷的不只是野柳鄉親知識和生活的提昇,也藉由這樣的連繫,牽起代與代間的融合、漁村文化的傳承, 更打造起鄉親互相支持關懷的平台。由於成果斐然,野柳國小也將各種經驗,與萬里各社區、學校交流,促進資源整合與共享。曾校長說,很高興自己可以幫助他 人,獲得終身學習的機會與生活的提昇。

 在創造學習的機會當中,曾校長最開 心的,就是團隊合作的成長。 野柳國小的行政教育團隊、志工隊,近年來屢屢獲獎,包括教導主任吳炯霖榮獲台北縣九十九年度師鐸獎、志工隊隊長李梅芳榮獲台北縣推展國際文教有功個人獎 等。這些獎項不但獎勵大家的付出,也是團隊中個人能力提昇的肯定。在自己工作崗位上,將職務的價值發揮到最大,這樣的付出,讓曾校長覺得自己相當富有。

 

  一個冬日午後,萬里仁愛之家的診療室裡,坐滿多位長者,只見萬里區衛生所主任葉源潔,正專注地為阿公、阿嬤們細心診治,醫師親切的叮嚀與長者們安心的笑 容,形成了一幅溫馨畫面。

 在地方 頗具聲譽的萬里區衛生所,每週除所內的門診外,也到偏遠地區及長期照護機構巡診,這是葉源潔主任推動社區醫療二十一年來,具體而重要的一環。葉主任在一九 九○年以公費自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後,即分發至萬里衛生所服務,因發現地方人口老化、山村居民就醫不便,在上任第二年便開啟巡迴醫療服務,並於野柳、大 坪、大鵬成立醫療站,必要時亦至家戶診療探訪。多年來,已與地方鄉親建立良好情誼,每當前往巡診,鄉親們都像朋友相見般的歡喜。

  葉主任表示,衛生所應當抱持開放的態度與社區互動,並以正向思考及正向回饋之良性循環來運作,才能使組織壯大,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。由於地方人情濃厚,鄉 親們常以自家農產品相贈,「雖是小小心意,但表示居民對我們的肯定,這是很重要的。」二十一年來,他每天皆花費數小時往返新店至萬里上班,葉主任說:「社 區鄉親的肯定,就是支持我的力量。」

 雖然社會環境變遷、業務不斷增加, 葉主任總是帶領同仁克服挑 戰,同時不斷思考,如何運用有限資源提供更好的照顧。目前該所即以「開發社區資源工廠」為定位,積極結合多方人力、機構與醫療器材等軟硬體資源,建立社區 醫療網路,同時設立社區資源運轉中心與健康發展中心,推動全面性照顧與健康提昇。也因此在二○一○年榮獲行政院衛生署「金所獎」最高肯定。

 最後,葉主任感性地說:「人生的價 值不在職務大小,端看如何運用心智,發揮感動人心的能力,感覺自己所做的事意義非凡時,便更有勇氣向前邁進。」他二十一年來始終熱誠奉獻的信念,不但感動 自己,也感動了周遭所有的人。


北 海岸慈善關懷資源

單 位 服 務內容 連 絡方式
新北市社會局北海岸區社會服務福利中心 提供遭遇變故、陷困家庭立即性、連續性之完整服務。 02-2805-8530
http://www.sw.tpc.gov.tw/
新北市
仁愛之家
提供低收入戶、孤苦無依65歲以上長者居所。另成立社區關懷據點,服務萬里區中低 收入之獨居老人。 02-2492-2511
http://www.renaifamily.tpc.gov.tw/
新北市
街友中途之家
推行「街友新生活重建方案」,協助入院住民透過職場訓練,創造媒合就職之機會。 02-2492-6199
http://www.yywb.org.tw/
基隆家扶中心 為遭遇家庭變故、貧困的兒童及家庭,提供經濟、醫療、育樂、心理輔導等服務,並促 進兒童福利全面發展。 02-2431-9000
http://www.ccf.org.tw/33/
法鼓山
慈善基金會
提收低收入戶及貧困家庭關懷慰問、獎助學金、急難救助、國內外災害救助等。 02-29-893-9966
http://charity.ddm.org.tw/

友善列印  |  ▲TOP 

No.58 畫回憶 說生活-老梅資深講古人謝金富爺爺【第四十三期】2013.01.01
No.57 一個好所在 石門山溪里活動中心【第四十三期】2013.01.01
No.56 北觀處十週年 打造幸福北海【第四十二期】2012.10.01
No.55 北海岸名人座談交流從心交流 【第四十二期】2012.10.01
No.54 老 樹下的快樂童年【第四十期】2012.04.01
No.53 綠 色珍寶 有你真好【第四十期】2012.04.01
No.52 三 和國小圓夢達陣【第四十期】2012.04.01
No.51 從 北海到南洋【第三十九期】2012.01.01
No.50 老 樹下的幸福時光【第三十八期】2011.10.01
No.49 揮 灑熱力 全民總動員【第三十七期】2011.07.01
No.48 趣 味植物百寶箱【第三十六期】2011.04.01
No.47 從 平凡中看見不凡【第三十五期】2011.01.01
No.46 我是小小解說員【第三十四期】2010.10.01


 
1  2  3  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