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有情首頁
金山有情各期雜誌
北海風情誌
金山之寶
采風行
金山風味店
金山人文誌
金山法鼓誌
金山鄉近期活動
金山其他專欄
網站連結
 
法鼓山社會大學
財團法人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
 
【第三十二期】2010.04.01

乘碑碣 啟動時光之旅

坐上太空船飛向「太空之旅」不稀奇,
搭乖「超時空時光機」來趟「時光之旅」才酷!
請各位乘客登機入座,我們即將起飛,
本次行程將穿越三座時光隧道,
一解北海岸三百年來值得刻石立碑的動人故事。



 十七世紀初期(清初),由於海上貿易發展,台灣也成為重要交通據點,隨之渡海來台的中國沿海移民漸增,十七世紀末期清廷正式於台灣設置官府。十八世紀 末, 克服重重危難移民至北海岸的先民,開始在新天地拓墾田園、建橋造路,信仰中心更是不可或缺,現存的造橋、建廟、歌頌官員等碑碣,都反映出先民篳路藍縷的歷 程。


陳公去思碑


 清廷於康熙年間在台灣設官府後,亦設置淡水營駐防北部海岸。石門鄉知名畫家朱振南,二十多年前於二重疏洪道附近發現的「陳公去思碑」,即為清乾隆四十五 年 (一七八○)時,淡水營督司陳大鵬的部署為感念他「廉明公正,威德並行」所立,並謂「淡北之軍民,聞風而望於公者,蓋亦有年矣。」

這方距今 二百三十年的古碑,為花崗岩材質,目前暫存於朱振南石門自宅,朱振南已同意將此碑捐贈予發現地三重市,三重市公所將尋覓適當地點以妥善保存。

三芝三板橋碑

 清道光年間,來自福建同安的林永,於三芝山區以種茶維生。他挑茶至淡水販售的途中,皆須涉水渡過龜仔山溪(今大屯溪上游),經常險象環生,為改善此種狀 況,他便出資以石板造橋,便利行人,也使此路成為北海岸「萬金石」地區,運送茶葉或染料等作物通往淡水的交通要道(即今所稱「大屯溪古道」),而以三段長 條石板接續鋪成的橋梁,則稱為「三板橋」,現已成為台北縣之縣定古蹟。

  三板橋橋頭有刻著「同治拾年立」(一八七一)的刻石,可能為後來修建時所書。為使後人了解前人開墾的艱辛,三芝鄉公所於一九九三年另立新碑,概述此橋源 由,並整理為休閒景點,目前三板橋及大屯溪古道已成為三芝鄉重要觀光景點。

萬里昭靈宮建廟碑


  為了紀念建廟或造橋的碑碣,碑面通常鐫刻捐款者姓名與金額,建廟如三芝鄉錫板智成堂古碑、木屐寮土地公廟古碑、金山三界壇聖德宮古碑等,造橋如三芝賢關之 路碑、金山磺溪橋四面碑等。

 萬里昭靈宮廟前的古碑,為觀音山石所刻。據廟方表示,古碑原有二座,早年廟宇 改建時埋於地下,十多年前施工時挖出一座,因而重新豎立。昭靈宮最早建於瑪鋉 港旁,守護漁民安全,歷經百年之後,由於年代久遠又經遷移與數次改建,創建年代已難考究。古碑上所刻「一八三八年」的標示,由於為西曆寫法,其正確性尚待 考證;又根據《萬里鄉志》說明(頁一二二∼一二四),昭靈宮應在清同治二年(一八六三)創建,古碑則可能為日明治三十三年(一九○○)重修時所立。





 清光緒二十一年(一八九五),甲午戰爭中國戰敗,台灣於馬關條約中割讓日本,從此進入日本統治的時代。期間戰事頻繁,對內是統治初期抗日事件不斷,對外 是中日戰爭又擴大為太平洋戰爭;另一方面,為了配合日本國內經濟發展,對台灣引進現代化設施與制度。而北海岸的抗日、海軍殉職、設校、公園、衛生模範等碑 碣,即反映當時殖民社會下的狀況。


金山抗日紀念碑



  一八九五年四月簽訂馬關條約後,日本政府六月正式入台,同年底金山即發生民眾許紹文等人襲擊「金包里憲兵屯所」事件,並揪集義軍二千多人與日軍周旋;隔年 三月,淡水簡大獅率眾協同再度進攻,日軍不敵,急向基隆、北投求援增兵。雙方激烈對峙一週後,義軍終因不敵包圍潰敗,為當時北部少見的大規模抗日行動。

 事後,日本政府即於今金山中山堂現址,設立「金包里殉難憲兵忠魂碑」(本地稱「抗日紀念碑」)。光復後,一九四七年被改為「光復紀念碑」,至一九九三年 興建中山堂時,此座曾屹立金山八十多年的碑碣因而拆除。它見證了地方及台灣改朝換代的遷移轉變,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。


石門尖山湖戰士紀念 碑


 昭和十二年(一九三七)中日戰爭爆發,某日因天候不佳,自中國返航的海軍航空隊,其中一架軍機墜落在石門鄉尖山湖山區,機上七名航空兵全部罹難。事發一 週年後,日本政府於該處立碑紀念,軍機的螺旋槳也豎立一旁。


 紀念碑在光復後逐被人淡忘。一九九八年政府實施週休二日,隔年石門鄉公所找出頹圮的石碑,並在台北縣政府支持下整修石碑及步道,成為新的觀光景點。時任 鄉長的鄭庚和表示:「我們的目的除了發展觀光,也希望後人能從中了解和平的意義。」


 北海岸見證昔時戰事的紀念碑,尚有戰爭末期,在皇民化運動下推動現代化的「老梅衛生模範部落建設紀念碑」,以及曾於金山建造軍用機場的「金山舊機場遺跡 紀念碑」等。

金山國小三界分校植 樹紀念碑

 具有百年歷史的金山國小,創立以來曾 設立多所分校,現存於金山聖德宮的「三界壇分校植樹紀念碑」,即為大正四年(一九一五)創設三界壇分校時所設立。


 柱型的石碑約半人高,一面刻著「御大禮紀念樹」,一面刻著「三界壇分校」等字樣。長年服務於聖德宮的李水文表示,設校當時有植樹紀念,石碑便是設立在那 棵橄欖樹下,記得童年時他常頑皮地爬到石碑上玩耍呢!三界壇分校在設校六年後停辦,而這塊已有近百年歷史的石碑,則是地方發展初等教育的重要見證。





 一九四 五年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後,因實施地方自治、推動民主化及經濟建設,逐漸走向經濟起飛的民主自由社會。政府自一九五六年起大力推展觀光,位在石門 洞、燭臺嶼、野柳的紀念碑,皆與此相關;另一方面,經濟發展使偏遠地區教育更普及,金山及萬里二座與教育相關的紀念碑,即為最佳說明。

萬里挑書古道紀念碑

 位在萬 里山區的溪底村,早年學生就學及村民出入都要走上一段陡峭難行的山路,每到開學,必須由大坪國小校工自本校以扁擔挑書,步行近二個小時送至溪底分 校,學生才有課本可用。

 一九六 四年,高齡八十八的村民許國安,熱心捐資並召集村民將此路拓寬並鋪設石階,使路況大為改善。沿途立著「喜心造路」、「私貲鋪施道路」及「善行永 垂」三座石碑,都是紀念許國安義舉所設。大坪國小在二○○七年校慶時,特別將它取名為「挑書古道」(即富士古道前段),並讓學生實際挑書體驗前人的辛勞。 另位於金山海岸的「中角國小創校紀念碑」,也是由地方人士出錢出力設校嘉惠學子的碑碣。

野柳林添禎紀念碑

 原為軍 事管制區的野柳海岸,一九六二年因電影《金門灣風雲》入鏡而聲名大噪,大量遊客湧至,一九六四年二月,萬里鄉野柳風景區管理所成立,三月便發生台 灣大學學生溺水,野柳漁民林添禎捨命救人的事件。事發後,引起社會極大重視,不但各方捐款資助林添禎妻兒,政府亦於事發地點仙女鞋岩石旁設立一座塔狀紀念 碑,並另設置塑像一座。

  二○○三年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,為提昇野柳自然景觀品質、減少人工物所推動的「減量 工程計畫」,因而拆除了「林添禎紀念碑」,但塑像在家屬爭取下終獲保留,讓今日的野柳地質公園,在生態景觀之外亦保有人文內涵。

海岸石門&燭臺雙峙碑

 清同治 二年(一八六三)即同列為「淡水外八景」的「海岸石門」與「燭臺雙嶼」,可說是北海岸特殊地景的代表。其中高約八公尺、由地殼隆起形成的石門洞, 亦於昭和八年(一九三三),由日本政府指定為「天然紀念物」(屬地質礦物類,全台只有四處)。今立於石門洞口的石碑,為一九七一年所立,正面上書「北石門 名勝」,背面上書「海蝕石門天然紀念物」。

  燭臺雙嶼則為孤立海中的巨岩,高約六十公尺,海面上分立,遠看如一對燭台,景觀特殊。一九八四年,金 山鄉公所於獅頭山公園重修日治時期的「燭臺雙峙碑」,此處三面環海,自古即為觀賞燭臺嶼的最佳景點。

◎參考 資料
  《石門鄉志》,台北縣石門鄉公所,1997
 《萬里鄉志》,台北縣萬里鄉公所,1997
 《大坪雙月刊》,台北縣立大坪國小,2007
 《台灣歷史紀念物》,吳永華,晨星,2000
 〈金山的人文碑碣〉,郭慶霖,2004




友善列印  |  ▲TOP 
No.45 導 覽義工側寫:黃郁璇.張烜禎【第三十四期】2010.10.01
No.44 賞 碑碣•習拓印【第三十二期】2010.04.01
No.43 北 海岸發展與碑碣年代表【第三十二期】2010.04.01
No.42 乘 碑碣 啟動時光之旅【第三十二期】2010.04.01
No.41 北 海岸盛事-二○○九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【第三十期】2009.10.01
No.40 金 山醫院-法蓮病房創新成立【第三十期】2009.10.01
No.39 回 歸大地.自在告別-金山環保生命園區【第二十八期】2009.04.01
No.38 人 文•環保•大學城【第二十八期】2009.04.01
No.37 童 心同樂赤子心【第二十七期】2009.01.01
No.36 四 個真情守護鄉土的故事-點亮漁民回家的路【第二十六期】2008.10.01
No.35 四 個真情守護鄉土的故事-戴送鄉親平安歸【第二十六期】2008.10.01
No.34 四 個真情守護鄉土的故事-傳承三芝鄉土記憶【第二十六期】2008.10.01
No.33 四 個真情守護鄉土的故事-護衛女王的海王子【第二十六期】2008.10.01
No.32 為 北岸營造健康城市【第二十五期】2008.07.01
No.31 最 青的手工藝【第二十五期】2008.07.01
 
1  2  3  4